受新冠病毒肺炎影响,复工难、上学难、就业难……2020,你南么?为解决就业难问题,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就业政策:启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3月份计划举办各类网上招聘活动2万余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反对任何形式就业歧视;适当延长毕业生择业时间……最新毕业生就业政策来袭,需要的小伙伴赶紧码!
一、24365网上校园招聘服务
◆启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的网上校园招聘服务,毕业生可登陆活动平台( www.ncss.cn)及各有关网站专栏参加求职招聘。
◆24365已累计发布200多万个校园招聘岗位信息。
二、30场大型网上招聘
教育部将举办战略新兴产业、电子商务行业、重点领域等18场网络招聘,累计共为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举办30场大型网上招聘活动。
三、2万余场各类网上招聘
◆积极推进网上招聘、网上咨询、网上签约等一系列就业服务,3月份计划举办各类网上招聘活动2万余场。
四、增加毕业生升学深造机会
◆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
主要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集成电路、软件、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倾斜,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
◆扩大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规模
主要向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生物医学工程类和预防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护理等专业倾斜。
五、支持毕业生多元化就业
◆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充分利用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平台,支持毕业生与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
◆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加强创业平台建设,举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和支持更多毕业生自主创业。
六、可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采用电子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应当使用符合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可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和可靠的电子签名。
七、反对任何形式就业歧视
◆在教育系统招聘活动中,不得发布拒绝招录疫情严重地区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信息,严禁设置性别、民族等歧视性条件和院校、培养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限制性条件。
八、适当延长毕业生择业时间
◆各高校可视情况适当延长就业签约时间,及时为已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
◆引导用人单位推迟面试和录取时间,对延迟离校应届毕业生推迟报到、落户等时限。
◆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持续提供就业服务。
◆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并为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按应届毕业生身份及时办理就业手续。
九、扩大重点领域招聘
◆鼓励各地加大重点领域招聘,比如中小学的教师,特别是急需教师的高中和幼儿园。同时落实应届公费师范生全部入编入岗。
十、鼓励入伍参军
◆配合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通过优化指标分配,提前体检等举措,征集更多的应届毕业生。过去是在校学生都可以,今年更大力度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
十一、扩大见习规模
◆今明两年将组织百万毕业生见习,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企业开放见习岗位的,给予3- 12个月的政策补贴。
十二、湖北高校及湖北籍学生
◆举办面向湖北高校以及湖北籍学生的专场网上招聘活动,高校要协调用人单位适当延长招聘时间、推迟体检时间、推迟签约录取。